喜欢野钓的朋友,十有八九都钓过鲫鱼,毕竟鲫鱼在野外水域里数量多、分布广,钓起来也有劲儿。但很多人每次出门前都犯愁:野钓鲫鱼用什么饵料最好?到底哪种饵料能排到野钓鲫鱼饵料排行榜第一名?其实不用纠结,今天就给大家掰扯清楚,不管你是新手还是老钓友,看完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饵料。
首先得明白,野钓鲫鱼的饵料选择,得跟着季节变。鲫鱼这东西,食性会随温度调整,不是一款饵料能通杀全年的。
先说说春天,这时候水温慢慢回升,鲫鱼从冬眠里醒过来,急需补充蛋白质恢复体力,所以高蛋白的饵料最受欢迎。这时候野钓鲫鱼用什么饵料最好?活饵绝对是首选,比如红虫、蚯蚓。尤其是红虫,一小团挂在钩上,在水里蠕动着,鲫鱼老远就能看到,咬钩率特别高。要是嫌活饵麻烦,也可以选商品饵,比如那些主打 “浓腥” 的鲫鱼饵,开饵的时候少加点水,让饵料状态更黏一点,抛竿的时候不容易散,能在水里留更久的窝子。
到了夏天,水温升高,鲫鱼活跃度高,但也容易挑食,太腥太香的饵料反而会招来小杂鱼。这时候清淡的饵料更管用,比如麦粒、玉米糁,或者是发酵过的杂粮窝料。很多老钓友夏天野钓,都会自己提前泡点麦粒,泡上两三天,让麦粒带点淡淡的酵香,挂钩抛下去,既能避开小杂鱼,又能吸引大鲫鱼。要是用商品饵,就选 “本味” 或者 “谷香” 味型的,开饵时多加点水,让饵料更松散,雾化快一点,能更快把周围的鲫鱼聚过来。
秋天是钓鲫鱼的黄金季节,鲫鱼要为过冬储存能量,胃口特别好,这时候饵料可以 “腥香结合”。野钓鲫鱼饵料排行榜第一名在秋天大概率是蚯蚓和商品饵的混合搭配,比如先挂一条蚯蚓,再在蚯蚓外面裹一层腥香商品饵,这样既有活饵的动态诱惑,又有商品饵的香味扩散,鲫鱼根本抵不住诱惑。另外,秋天也可以用酒米打窝,酒米的香味能在水里缓慢扩散,留鱼效果特别好,打窝后等个半小时再下钩,基本都能有收获。
冬天水温低,鲫鱼活动量小,开口也轻,这时候得用味道浓一点、穿透力强的饵料。红虫还是首选,因为红虫体型小,鲫鱼容易吸入,而且红虫的腥味在冷水里能传得更远。要是用商品饵,就选 “浓腥 + 高蛋白” 的配方,开饵的时候多加点拉丝粉,让饵料更柔软,附钩性更好,这样鲫鱼咬钩的时候,饵料不容易掉。冬天野钓,饵料不用频繁换,只要钩上还有饵料,就多等一会儿,毕竟鲫鱼冬天游动慢,找饵也需要时间。
说了这么多,肯定有人想问,到底有没有能稳坐野钓鲫鱼饵料排行榜第一名的饵料?其实真没有绝对的 “第一名”,关键看你怎么用、什么时候用。比如春天红虫好用,夏天麦粒更管用,秋天混合饵效果好,冬天还是红虫靠谱。选对饵料,再配合正确的打窝方法,野钓鲫鱼基本都能有不错的收获。
下面跟大家聊聊平时钓友们问得最多的几个问题:
野钓鲫鱼用红虫好还是蚯蚓好?
得看情况选。水温低的时候,比如春天刚回暖、冬天,红虫比蚯蚓好,因为红虫更细,鲫鱼开口轻的时候更容易吸入,而且红虫的腥味更浓,在冷水里穿透力强。水温高的时候,比如夏天、秋天,蚯蚓比红虫好,蚯蚓体型大一点,能吸引更大的鲫鱼,而且蚯蚓在水里扭动的幅度大,动态诱惑更强,不容易被小杂鱼抢食。
野钓鲫鱼需要提前打窝吗?打窝用什么好?
肯定要提前打窝!鲫鱼虽然多,但不会一直待在一个地方,打窝就是把鲫鱼吸引过来、留住它们。打窝用的窝料,性价比最高的就是酒米,自己用高度酒泡点小米或大米,泡上一周就能用,成本低还管用。要是想快速聚鱼,也可以用商品窝料,选那种 “腥香” 或 “谷香” 味型的,跟钓饵味型保持一致,留鱼效果更好。打窝不用太多,一小把就够,打多了反而会让鲫鱼吃饱,不咬钩。
新手野钓鲫鱼,用商品饵还是活饵更容易上手?
新手建议先从活饵开始,比如蚯蚓或红虫。活饵不用调状态,挂钩就能用,而且容错率高,就算挂钩不太规范,鲫鱼也会咬钩。商品饵虽然效果好,但需要掌握开饵的水量、揉饵的力度,新手很容易把饵开得太硬或太散,反而影响钓获。等新手熟悉了野钓的基本流程,再慢慢尝试商品饵,这样更容易上手。
看完这些,大家对野钓鲫鱼用什么饵料应该都清楚了吧?其实野钓鲫鱼不难,选对饵料、找对钓点,再有点耐心,基本都能钓到。不知道大家平时野钓鲫鱼都用什么饵料?有没有自己的 “独家秘方”?或者还有什么想问的,比如怎么找野钓鲫鱼的钓点、冬天野钓鲫鱼怎么调漂,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咱们一起交流,让更多人能体验到野钓鲫鱼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