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鱼竿  2025  调漂  鲤鱼  浮漂  饵料  钓鲫鱼  打窝  钓鱼  浮漂类型 

鱼有耳朵吗?鱼能听得见人说话吗?

   2025-10-15 10
核心提示:平时咱们观察鱼​的时候,总觉得它们圆溜溜的脑袋上没长耳朵,不少人都会好奇:鱼到底有没有耳朵啊?还有人喂鱼的时候会跟鱼说话,琢磨着鱼能听得见人说话吗?其实这两个问题的答案,跟咱们想的不太一样,今天就用大白话跟大家唠唠鱼的 “听觉小秘密”。

平时咱们观察的时候,总觉得它们圆溜溜的脑袋上没长耳朵,不少人都会好奇:鱼到底有没有耳朵啊?还有人喂鱼的时候会跟鱼说话,琢磨着鱼能听得见人说话吗?其实这两个问题的答案,跟咱们想的不太一样,今天就用大白话跟大家唠唠鱼的 听觉小秘密



先说说 鱼有耳朵吗这个事儿。咱们人类的耳朵是露在外面的,有耳廓、耳道,一眼就能看见,但鱼的耳朵可不是这样长的。鱼的耳朵藏在脑袋里,就在眼睛后面的头骨里,叫做 内耳,没有外耳也没有耳道,所以咱们平时才看不到。


这内耳虽然藏得深,功能可不少。它里面有半规管和耳石,半规管能帮鱼保持平衡,比如鱼在水里上下游动、转弯的时候,不会晕头转向;耳石就更有意思了,它是一块小小的碳酸钙结晶,能感知声音的振动。当水里有声音传来时,振动会通过水传到鱼的身体,再传到内耳,耳石感受到振动后,会把信号传给鱼的大脑,这样鱼就能 到声音了。


而且不同的鱼,耳石的大小和形状还不一样呢。比如鲫鱼、鲤鱼的耳石比较小,而比目鱼的耳石相对大一点。有些渔民还会通过耳石来判断鱼的年龄,就像咱们通过树木的年轮看树龄一样,是不是很神奇?


再聊聊 鱼能听得见人说话吗。首先得明确,人说话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而鱼是通过水来感知声音振动的。当咱们在鱼缸边或者河边跟鱼说话时,声音先从空气传到水里,这个过程中声音的能量会损失很多,振动也会变弱。


鱼的内耳能感知到的声音频率范围,跟人类不一样。人类能听到的声音频率大概在 20 赫兹到 20000 赫兹之间,而大多数鱼能感知的频率范围比较窄,一般在 20 赫兹到 1000 赫兹左右,而且更擅长捕捉水里低频的振动,比如其他鱼游动的声音、水流的声音,或者食物落到水里的声音。


人说话的声音频率相对高一些,传到水里后又会减弱,所以鱼很难清晰地 到咱们说的具体内容。不过它们能感知到说话时声音引起的水流振动,可能会知道有人在旁边,但至于咱们说的 今天吃了吗”“快过来吃饭啦,鱼是听不懂的。


比如咱们在鱼缸前说话,鱼可能会游过来看看,不是因为听懂了,而是感受到了声音带来的振动,以为有食物或者其他动静;要是声音太大,振动太强烈,鱼还可能会害怕,躲到鱼缸角落去,这也是因为它们感知到了不舒服的振动。


另外,有些鱼对声音的敏感度会高一点。比如鲶鱼、鲤鱼,它们的侧线(就是鱼身体两侧那条能感知水流的线)也能辅助感知振动,配合内耳一起,能更清晰地捕捉水里的声音信号,但即便这样,也还是听不见人说话的具体内容。


常见疑问解答


家里养的鱼,经常放音乐给它听,对鱼有影响吗?


偶尔放轻柔的音乐问题不大,但别放声音太大、节奏太劲爆的音乐。因为 loud 音乐的振动会通过空气传到水里,让鱼感到紧张,可能会出现乱游、不吃东西的情况。要是想给鱼营造舒适的环境,保持环境安静,让鱼能感知到自然的水流声就好,不用特意放音乐。


钓鱼的时候,说话声音大会影响上鱼吗?


多少会有点影响,但不是因为鱼听懂了 别吃钩,而是说话声音大了,会让水面产生振动,鱼感知到这种不熟悉的振动后,会变得警惕,不敢靠近鱼饵。所以钓鱼时尽量保持安静,别大声喧哗,也别来回走动让水面晃动,这样鱼才更容易放松警惕,靠近鱼饵。


有没有鱼的听觉特别灵敏?


还真有!比如带鱼、石首鱼(像黄花鱼、白姑鱼都属于这类),它们的内耳结构更发达,耳石也比较大,能感知到更细微的声音振动。石首鱼甚至能通过感知同伴发出的声音来聚集在一起,寻找食物或者躲避天敌。不过即便听觉灵敏,它们也还是没法听到人说话的内容,只是对水里的声音反应更敏锐而已。


最后想问问大家,你们平时观察鱼的时候,有没有发现过跟鱼 听觉相关的有趣事儿?比如喂鱼时鱼会不会因为脚步声靠近而游过来,或者钓鱼时有没有遇到过因为声音大而没钓到鱼的情况?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历,咱们一起聊聊关于鱼的小知识~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陕ICP备20210155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