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朋友看着别人钓鱼时轻松上鱼,自己也想试试,却总纠结 “想学钓鱼怎么学”,担心没经验、怕选错装备,也不知道从哪些技巧开始练。其实钓鱼入门没那么复杂,不用一上来就追求专业装备,先搞懂基础步骤和实用技巧,新手也能快速找到乐趣。
首先,想学钓鱼别着急买贵装备,先选一套 “入门级套装” 够用就行。很多新手一开始就跟风买几百块的鱼竿、复杂的饵料,结果用不明白还浪费钱。其实新手选一根 3.6 米或 4.5 米的碳素鱼竿就好,重量控制在 100 克以内,拿着不费劲;鱼线选 1.5 号主线、0.8 号子线,搭配 4 号或 5 号的伊势尼鱼钩,这种搭配钓鲫鱼、白条足够用,就算挂底也不容易断竿;浮漂选普通的立漂,不用带太多功能,能看清漂相就行;饵料初期可以直接买现成的商品饵,比如蓝鲫、九一八,按比例加水搅拌均匀,比自己配饵料简单多了,等熟练了再尝试调整饵料配方。
然后得搞清楚 “钓点怎么选”,这是新手能不能上鱼的关键。别随便找个水边就下竿,选对钓点能少走很多弯路。优先选有水草的地方,水草附近有鱼吃的浮游生物,而且鱼能躲在水草里避险,是天然的 “鱼窝”;要是没有水草,就选岸边有凸起、拐角的位置,这些地方水流慢,容易存住鱼;另外,观察水面有没有鱼星(鱼吐的泡泡)、有没有鱼跳,有这些迹象说明水下有鱼,在这类位置下竿,上鱼概率会高很多。记住别选水流太快的地方,水流快的话饵料容易被冲散,浮漂也不稳定,新手很难判断漂相。
接下来要学 “基本的调漂和看漂”,这是钓鱼的核心技巧。调漂不用太复杂,新手先学 “调四钓二” 就行:先把浮漂捋到离鱼钩 30 厘米左右的位置,往铅皮座上缠铅皮,直到浮漂能完全沉入水中;然后慢慢剪铅皮,剪一点就把鱼竿抛出去看看,直到浮漂露出水面 4 目,这就是 “调四”;接着挂上饵料,再把鱼竿抛出去,调整浮漂位置,让浮漂露出水面 2 目,这就是 “钓二”。这样调出来的漂,灵敏度适中,新手容易看清鱼吃饵的动作。
看漂的时候要注意,别一有动静就提竿。新手常犯的错就是浮漂稍微动一下就着急提竿,结果大多是空竿。真正的 “有效漂相” 是这几种:浮漂慢慢往上顶,顶到 3 目以上,这是鱼把饵料含在嘴里往上游,此时提竿大概率中鱼;浮漂突然往下顿,顿下去 1 目或 2 目,这是鱼快速吃饵的信号,也要及时提竿;还有浮漂横向移动,或者直接沉入水中,这些都是鱼上钩的迹象,别错过提竿时机。要是浮漂只是轻微晃动,可能是水流或小鱼闹窝,不用急着提竿。
另外,新手还要注意 “抛竿和提竿的力度”。抛竿时别用蛮力,把鱼竿轻轻往后扬,再顺势往前送,让饵料和浮漂平稳地落入水中,避免声音太大惊到鱼;提竿时力度要适中,手腕轻轻往上一扬,能把鱼钩住就行,太用力容易把鱼嘴拉破,或者让鱼脱钩,尤其是钓小体型鱼的时候,更要控制力度。
很多新手学钓鱼时还会问 “学钓鱼入门技巧有哪些”,其实除了上面说的,还有两个小技巧要记住:一是钓鱼时别频繁提竿换饵料,饵料入水后至少等 3-5 分钟,给鱼留够发现饵料、吃饵料的时间,频繁提竿不仅累,还容易惊鱼;二是钓上来的鱼要是想放生,摘钩时动作要轻,别弄伤鱼嘴,然后慢慢把鱼放回水里,等鱼自己游开再松手,保护水域环境,才能长期有鱼可钓。
常见问题解答
新手学钓鱼,第一次去钓鱼选什么时间段最合适?
建议选春秋季的上午 9 点到 11 点、下午 3 点到 5 点,或者夏季的早上 5 点到 7 点、傍晚 6 点到 8 点,冬季选中午 11 点到下午 2 点。这些时间段水温合适,鱼活跃度高,觅食欲望强,新手更容易上鱼。别选雨天、大风天,或者正午太阳暴晒的时候去,不仅钓鱼体验差,还容易遇到危险,比如雨天路滑、正午容易中暑。
新手钓鱼总钓不到鱼,是饵料的问题吗?
不一定全是饵料的问题,也可能是钓点没选对,或者调漂、看漂有问题。先检查钓点是不是选在了水流快、没水草的地方,要是的话换个有水草、有鱼星的位置试试;再看看调漂是不是太灵或太钝,比如调漂后浮漂一直晃动,可能是调得太灵,适当增加一点铅皮;要是浮漂没动静,可能是调得太钝,减少一点铅皮。饵料方面,新手用商品饵时别加太多小药,加太多反而会让鱼不敢靠近,按说明书比例开饵就行,要是还没鱼吃,可以试试用蚯蚓、红虫这些活饵,活饵对鱼的吸引力更强。
新手钓鱼需要准备钓箱、钓椅这些装备吗?
初期不用特意买。新手刚开始可以直接坐在岸边的石头上,或者带个小马扎,轻便又省事。等钓了一段时间,觉得经常钓鱼,想让自己坐得舒服点,再考虑买钓椅或钓箱。钓椅便携性好,适合经常换钓点的新手;钓箱能装东西,还能当凳子用,但重量稍重,适合固定在一个钓点钓鱼。不用一开始就追求齐全装备,根据自己的钓鱼频率和需求慢慢添就行。
你当初学钓鱼时,有没有遇到过什么难忘的小插曲?比如第一次上鱼时的心情,或者踩过哪些小坑?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历,也可以说说你现在还在纠结哪些钓鱼入门的问题,咱们一起交流,帮更多想学钓鱼的朋友少走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