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觉得白鲢鱼刺多,做起来容易腥,其实只要选对做法,白鲢鱼也能鲜到让人舔盘。不少朋友都问白鲢鱼怎么做好吃、白鲢鱼家庭最简单做法,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两种家常做法,一个是清蒸,一个是红烧,步骤简单不复杂,就算是第一次做鱼的新手,跟着步骤来也能成功,吃着还不腥。

先说说第一种,清蒸白鲢鱼。清蒸最能保留鱼的鲜味,而且少油少盐,吃着健康,家里有老人小孩的特别适合做。
准备食材很简单:新鲜白鲢鱼一条(选 1-2 斤的,个头太大肉容易老,太小没吃头),生姜一块(一半切片,一半切丝),大葱一根(切段,留一点葱叶切葱花),小米辣 1 根(不吃辣可以不放,主要是点缀颜色),还有调料:料酒、蒸鱼豉油、食用油、盐。
处理鱼是关键,处理不好就容易腥。先把白鲢鱼的鱼鳞刮干净,鱼鳃掏掉(鱼鳃是腥味重灾区,一定要掏彻底),然后剪开鱼肚子,把内脏、鱼腹里的黑膜都刮干净,黑膜不刮掉会发苦。处理好后,用清水把鱼冲干净,在鱼身上划几刀(两面都划,深度到鱼肉就行,别切断鱼骨),这样蒸的时候更容易入味,也能让鱼熟得均匀。
接着腌鱼去腥:把鱼放在盘子里,鱼身上抹一点盐(别太多,淡淡的就行),淋上两勺料酒,放上姜片和葱段,静置 10 分钟。腌鱼的时候可以准备蒸锅,往蒸锅里加足量水,大火烧开,水开后把腌好的鱼放进去,记得把姜片和葱段捡出来(不然蒸出来会有渣),再在鱼身上铺一层姜丝,盖上锅盖,大火蒸 8-10 分钟(根据鱼的大小调整,1 斤左右的鱼蒸 8 分钟,2 斤的蒸 10 分钟,蒸太久肉会老)。
蒸好后别急着开盖,焖 1 分钟再拿出来,把盘子里蒸出来的腥水倒掉(这步很重要,能减少腥味),然后撒上葱花和小米辣圈,淋上三勺蒸鱼豉油。最后烧一勺热油,油热到冒烟后,浇在葱花和小米辣上,“滋啦” 一声,香味瞬间就出来了,这样清蒸白鲢鱼就做好了,鱼肉嫩得能掐出水,一点腥味都没有,配米饭吃特别香。
再说说第二种,红烧白鲢鱼。红烧的味道更浓郁,适合喜欢重口味的朋友,做法也很简单。
食材和清蒸差不多:白鲢鱼一条(同样选 1-2 斤的),生姜切片,大蒜拍扁,大葱切段,干辣椒 2 根(不吃辣可以不放),八角 1 颗(增香用),调料:料酒、生抽、老抽、白糖、盐、香醋(一点点就行,能提鲜去腻)。
处理鱼的步骤和清蒸一样,刮鳞、掏鳃、去内脏和黑膜,冲干净后在鱼身上划刀,然后用料酒和姜片腌 10 分钟去腥。煎鱼是红烧鱼好吃的关键,很多人煎鱼会破皮,其实只要掌握火候就行:锅里放适量油(比平时炒菜多一点),油热到冒小泡时,把鱼放进去,中火煎,别着急翻面,等鱼皮定型了(大概煎 2 分钟),再用铲子轻轻翻面,煎到两面金黄后盛出来。
炒料的时候,锅里留一点煎鱼的油,放姜片、大蒜、葱段、干辣椒、八角,小火炒出香味,然后加两勺生抽(提鲜)、一勺老抽(上色,别多放,不然会黑)、一勺白糖(中和咸味),快速翻炒几下,接着加一碗热水(别用冷水,冷水会让鱼肉变柴),水量没过鱼身一半就行。
把煎好的鱼放回锅里,大火把水烧开,转中小火焖煮 15 分钟(白鲢鱼肉质稍松,煮久一点更入味),煮的时候可以用勺子把汤汁往鱼身上浇,让鱼更均匀地入味。煮到汤汁浓稠时,尝一下咸淡,根据口味加点盐,最后滴几滴香醋,开大火收汁,收汁到汤汁能挂在鱼身上就可以了,盛出来撒上葱花,红烧白鲢鱼就做好了,鱼肉吸满了汤汁,咸香入味,连鱼皮都特别好吃。
下面跟大家聊聊做白鲢鱼常被问到的问题。
买白鲢鱼的时候,怎么挑新鲜的?新鲜的白鲢鱼眼睛清亮,不浑浊,鱼身有光泽,摸起来肉质紧实,按压后能快速回弹,闻着只有淡淡的鱼腥味,没有异味;要是眼睛浑浊、鱼身发暗,或者按压后肉不回弹,闻着有腥臭味,就是不新鲜的,别买。另外,尽量买鲜活的白鲢鱼,现杀现做,肉质最嫩,要是买不到鲜活的,冷冻的也可以,但解冻后要彻底沥干水分,不然煎鱼容易溅油。
白鲢鱼刺多,吃的时候怎么避免卡喉咙?白鲢鱼的刺主要是小细刺,吃的时候可以先把鱼肉分成小块,慢慢吃,尤其是给小孩吃的时候,最好把鱼肉挑出来,仔细检查有没有细刺,确认没有刺后再给小孩吃。另外,吃的时候别说话、别着急,小口慢咽,能减少卡刺的风险。
白鲢鱼的鱼头能吃吗?怎么做才好吃?白鲢鱼的鱼头能吃,而且很鲜,适合做鱼头豆腐汤。做法很简单:把鱼头剁下来(处理干净,去掉鱼鳃),用料酒和姜片腌 10 分钟,锅里放少许油,把鱼头煎至两面金黄,加开水、豆腐块、姜片,大火烧开后转中小火煮 20 分钟,最后加盐、葱花、白胡椒粉,一碗鲜美的鱼头豆腐汤就做好了,冬天喝特别暖身。
大家平时做白鲢鱼的时候,有没有遇到过鱼肉老、有腥味,或者卡刺的情况?要是你有自己的小技巧,比如加什么调料能让白鲢鱼更鲜,或者有其他好吃的白鲢鱼做法,都可以在评论区分享;要是你第一次做,有什么不懂的,比如鱼怎么处理、煮多久合适,也可以提出来,咱们一起交流,让更多人能做出好吃的白鲢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