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钓中很多钓友都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同一个钓点用同样的饵料、窝料,第一天钓的很好,第二天去鱼口差,浮漂像钉在水里一动不动。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下面和大家一起聊一聊这个话题。
现在这个初冬季节,有些老钓友来说确实是钓鲫鱼的黄金季节。但对于那些刚刚入坑的新手钓友来说,感觉哪哪都没鱼,哪都没口。你们有没有这个感觉?因为初冬季节气温普遍都是比较高,总体体感来说就是不冷不热,水里的溶氧也非常的足,至于缺氧不吃食不开口,这种情况几乎是可以忽略不计。

影响鱼开口的最大因素是什么呢?就是天气!
大家都知道鱼口不好的情况,主要有两种一种就是气温一下子降了10度。另一种天气,就是一天之内的温差超过10度。而且初冬时节最容易碰上。是不是一遇到这两种天气我们就不能钓鱼了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只要咱们掌握了鲫鱼开口的时间和气温变化的规律,找个合适的时间去钓照样能够钓得不错。
接下来就说一说出钓时间的大概的一个规律,你也可以理解成一个公式,也就是初冬为什么要钓早晚这个原因。
因为鲫鱼对温度的变化是相当敏感的,对于5°以上的变化,它们会有一点应激反应,变得不太爱动,开口会变差。但是这种情况会等到温度稳定下来以后持续个三五个小时,然后会慢慢的恢复正常的活动和觅食。
初冬它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晚上特别的冷,阴天的晚上反而就没有那么冷了。这个大家应该都深有体会。正常情况下,晚上7点到8点左右,气温会有大幅度的下降,比如十七八度左右,然后整一个晚上气温几乎都是一条直线,从晚上8点钟开始算,往后推个四五个小时,也就是晚上10点钟左右,这个时候鱼口应该会不错。
如果你夜钓没有空,那么从天亮到上午温度大幅度上升之前,也是一个出钓的好机会。不过时间比较短一点,要看升温的幅度怎么样,升温快,时间就相对来说会短一点。升温慢,时间就会长一点。比如晚上 8 点钟的时候,温度是10°,结果第二天早上9点钟温度一下子上到了 15°左右,鱼就会不怎么咬,鱼口会比较差。
要是到上午11点钟的时候,温度才一下子上升到15°,鱼口变差就要从11点钟开始算,这就是短时间内温度突然上升的情况。如果温度一整天都是缓慢上升的这种情况,就算是超过 5°,一整天的鱼口都会不错,都会咬钩。
等上午完成一波的快速升温之后,从这个时间点往后推个三五个小时之后,打个比方,如果是上午9点钟完成了升温,就要等到温度稳定以后,或者是还是在持续的慢慢的上升,等到下午1点钟左右,下午的鱼口就会比较好一点。
如果11点钟快速升温已经完成了,就要相应的往后推了,到下午3点到4点的时候,鱼才会慢慢的开口,而且会一直咬钩。直到晚上七八点钟温度下降的时候,要是第二天还是多云的那种天气,因为云层会把地面给盖住,热量散发的温度就会相对比较稳定一点。第二天鱼还是会咬钩的,这种天气就相当完美了。
初冬季节的时候,我们主要需要关注早晚的这种情况,多云或者是阴天的时候,一整天都会有鱼开口的情况,这个整体的逻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