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能听到有人问 “黑鱼为什么不建议吃”,甚至还有人说黑鱼是 “垃圾鱼”“不能吃”,这让不少想买黑鱼的人犯了嘀咕。其实关于 “黑鱼不建议吃” 的说法,大多是误解或谣言,今天就结合黑鱼的营养价值及功效与禁忌,跟大家好好掰扯掰扯,让大家清楚黑鱼到底能不能吃,又该怎么吃。
首先得澄清一下 “黑鱼为什么不建议吃” 的误区。有人说黑鱼吃腐食、携带病菌,其实野生黑鱼确实会吃一些小型水生生物,但正规渠道售卖的黑鱼,不管是养殖还是野生捕捞,都会经过检验,只要彻底煮熟,完全不用担心病菌问题。还有人觉得黑鱼 “煞气重”,这更是没有科学依据的迷信说法,完全不用当真。真正需要注意的 “不建议吃” 的情况,是针对特定人群或食用方式不当,而非黑鱼本身不能吃,这一点咱们后面讲禁忌的时候会详细说。
接下来聊聊大家关心的黑鱼的营养价值。黑鱼的蛋白质含量特别高,每 100 克黑鱼肉里大概有 19.8 克蛋白质,而且都是优质蛋白,氨基酸组成和人体需求接近,消化吸收率特别高,不管是健身增肌的人补充蛋白质,还是术后恢复期的人需要补身体,吃黑鱼都是很好的选择。
除了蛋白质,黑鱼还含有丰富的矿物质,比如钙、磷、铁等。钙和磷能帮助维持骨骼和牙齿的健康,家里有老人或正在长身体的孩子,适量吃黑鱼能补充这两种营养素;铁元素则对预防缺铁性贫血有帮助,尤其是女性朋友,平时可以多安排几次黑鱼。
另外,黑鱼的脂肪含量很低,每 100 克只有 1.4 克左右,而且大多是不饱和脂肪酸,吃起来不容易长胖,还能帮助调节血脂,担心体重超标的人也能放心吃。同时,黑鱼里还含有维生素 B1、维生素 B2 等 B 族维生素,这些维生素能参与身体的新陈代谢,对维持皮肤和神经系统健康都有好处。
再说说黑鱼的功效。咱们老祖宗早就发现黑鱼的滋补作用了,中医认为黑鱼能 “补心养阴、澄清肾水、行水渗湿”,简单来说,就是能帮助身体补充营养,还能促进水分代谢。比如有人刚做完手术,身体比较虚弱,医生常会建议喝黑鱼汤,因为黑鱼汤不仅好消化,还能帮助伤口愈合,加快身体恢复。
平时容易疲劳、免疫力比较低的人,也可以多吃黑鱼。黑鱼中的优质蛋白和多种营养素能帮助增强身体抵抗力,减少生病的几率。而且黑鱼的肉质细嫩,容易消化吸收,老人、孩子或者消化功能不太好的人,吃了也不会给肠胃造成负担。
不过,黑鱼虽好,也有一些禁忌需要注意。首先,对鱼类过敏的人不能吃黑鱼,不然可能会出现皮肤瘙痒、红肿、呼吸困难等过敏反应,严重的还会危及生命,这类人群一定要避开。
其次,有疮疡或者皮肤有伤口还在化脓的人,暂时不建议吃黑鱼。因为黑鱼属于 “发物”,这类人群吃了可能会加重炎症,影响伤口愈合,最好等伤口完全愈合、炎症消退后再吃。
另外,脾胃虚寒的人要少吃黑鱼。黑鱼的性质偏凉,脾胃虚寒的人吃多了容易出现腹痛、腹泻等不适,这类人群如果想吃,建议搭配生姜、胡椒等温热的食材一起烹饪,中和一下寒性,同时控制好食用量,一次别吃太多。
下面跟大家聊聊关于黑鱼的常见问题:
黑鱼怎么做好吃又有营养?
黑鱼最经典的做法就是黑鱼汤,做法也简单。把黑鱼处理干净后切成块,用料酒和姜片腌 10 分钟去腥味;锅里放少许油,把鱼块煎至两面金黄,然后加开水没过鱼块,大火煮开后转小火慢炖 30 分钟,最后加盐、葱花调味就行。这样炖出来的黑鱼汤奶白浓郁,营养都在汤里,喝起来特别滋补。另外,黑鱼还可以做酸菜鱼、水煮鱼,肉质紧实有弹性,吃起来很入味,喜欢重口味的人可以试试,不过做的时候尽量少放辣,避免太刺激。
野生黑鱼和养殖黑鱼哪个更好?
其实野生黑鱼和养殖黑鱼的营养价值差别不大,主要是口感上有一点不同。野生黑鱼因为活动量更大,肉质会更紧实一些;养殖黑鱼的生长环境更稳定,肉质相对细嫩一点。不过购买时要注意,一定要选正规渠道的黑鱼,不管是野生还是养殖,都要确保新鲜、无异味。另外,野生黑鱼的价格通常比养殖黑鱼贵不少,如果只是日常补充营养,养殖黑鱼性价比更高,没必要刻意追求野生的。
黑鱼买回家后怎么保存才能保持新鲜?
如果当天吃,把黑鱼处理干净后,用保鲜膜包好放在冰箱冷藏层就行,注意别和其他有异味的食材放在一起,避免串味。如果想保存更久,可以把黑鱼切成块,用保鲜袋分装,每一袋刚好够一次吃的量,然后放进冰箱冷冻层,这样能保存 1-2 个月。冷冻的黑鱼块解冻时,最好提前放在冷藏层自然解冻,或者用冷水浸泡解冻,别用热水,不然会破坏鱼肉的口感,导致肉质变松散。
总的来说,“黑鱼不建议吃” 的说法大多是误区,只要选对渠道、彻底煮熟,大部分人都能放心吃黑鱼,而且还能从中获取丰富的营养。不知道大家平时有没有吃过黑鱼?是喜欢喝黑鱼汤,还是喜欢吃酸菜鱼?或者在吃黑鱼的时候有没有遇到过什么问题,比如不知道怎么处理黑鱼黏液,或者担心煮不熟有病菌,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分享,咱们一起交流,让更多人正确认识黑鱼,吃到美味又营养的黑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