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在选鱼吃的时候,都特别怕遇到刺多的鱼 —— 尤其是家里有老人、小孩的,吃鱼时总盯着挑刺,生怕不小心卡到。最近就有人问:鮰鱼有刺吗?鮰鱼刺多吗?毕竟鮰鱼这两年在餐馆里挺常见,像红烧鮰鱼、清蒸鮰鱼都是热门菜,但大家对它的刺还不太了解,今天就用大白话跟大家说透,以后吃鮰鱼再也不用慌。
首先明确说:鮰鱼是有刺的,没有哪种鱼完全没刺,毕竟鱼刺是鱼的骨架,能支撑身体活动。但大家关心的 “有刺”,其实更多是怕 “小刺多”—— 比如吃鲫鱼、草鱼时,鱼肉里藏着密密麻麻的细刺,吃一口得吐好几次刺,特别麻烦。而鮰鱼的刺,刚好避开了这个 “痛点”。
鮰鱼的刺主要是 “主骨”,也就是中间那根又粗又硬的大刺,没有什么 “肌间刺”(就是鱼肉里的小细刺)。咱们把鮰鱼肉切开就能看到,它的肉是成块的,纹理很清晰,吃的时候只要把中间的主骨去掉,剩下的鱼肉随便夹着吃,不用像吃其他鱼那样小心翼翼挑小刺。不管是老人嚼着方便,还是小孩大口吃,都不用怕卡刺,这也是鮰鱼特别受欢迎的原因之一。
可能有人会问:我之前吃鮰鱼,好像也遇到过一点小刺,是不是我记错了?其实大概率是没把主骨旁边的 “小软骨” 处理干净。鮰鱼主骨两侧会有一些细细的软骨,不是尖锐的细刺,嚼起来还带点脆劲,不会卡喉咙,要是不喜欢也能轻松剔掉,不算麻烦。
再说说鮰鱼的肉质,因为刺少,它的肉吃起来更过瘾 —— 细嫩又紧实,没有土腥味,不管是红烧还是清蒸,都能充分吸收调料的香味,咬一口满是肉感,不用频繁吐刺打断吃饭的兴致。像家里做清蒸鮰鱼,把主骨去掉后,鱼肉能直接撕成小块,拌点酱汁给孩子当辅食,或者给牙口不好的老人吃,都特别合适。
不过要注意,选鮰鱼的时候得选对,才能保证刺少的同时吃得安全。现在市面上有养殖鮰鱼和野生鮰鱼,野生鮰鱼是保护动物,不能吃,而且数量少,市面上基本见不到;咱们能吃的都是人工养殖的鮰鱼,常见的重量在 1-3 斤,这个体型的鮰鱼主骨粗细适中,处理起来方便,肉质也最嫩。买的时候别贪大,太大的鮰鱼主骨会更硬,虽然刺还是少,但吃起来口感会差点。
还有处理鮰鱼的时候,除了要把主骨理清楚,还要把腹腔里的黑膜和脂肪去掉 —— 这些东西不仅会让鱼肉有腥味,还可能影响口感,跟刺多少没关系,但处理干净了,吃起来才更放心。
常见疑问解答
问:给 1 岁多的宝宝吃鮰鱼,除了主骨,还要注意什么?
答:宝宝吃的话,除了提前把主骨完全剔除,还要把鮰鱼肉切成特别小的碎块,或者压成鱼泥 —— 因为即使没有小刺,大块鱼肉宝宝嚼不烂也可能噎到。另外第一次给宝宝加鮰鱼时,先喂一小勺试试,观察 2 天看有没有过敏反应,比如皮疹、腹泻,没有的话再慢慢加量,这样更安全。
问:买鮰鱼的时候,怎么判断它新鲜不新鲜?新鲜度会影响刺的处理吗?
答:判断新鲜度主要看 3 点:一是看眼睛,新鲜鮰鱼眼睛清亮、凸起,不浑浊;二是看鱼鳃,鲜红没有异味,要是发暗、发臭就不新鲜;三是摸鱼肉,用手按一下,能快速回弹的就是新鲜的,按下去软塌塌的就别买了。新鲜度不影响刺的多少,但不新鲜的鮰鱼肉会松散,处理主骨时容易碎,而且吃起来可能有腥味,所以一定要选新鲜的。
问:鮰鱼的主骨能用来做什么吗?直接扔了有点可惜。
答:鮰鱼主骨别扔,能用来熬汤!把主骨洗干净,用料酒腌 10 分钟去腥味,然后下锅煎到两面微黄,加姜片、葱段、开水,大火煮 20 分钟,汤就会变成奶白色,再加点豆腐、青菜,就是一碗鲜美的鱼骨汤,营养也不少。不过熬汤前要把主骨上的小碎肉清理干净,不然汤里会有碎渣,喝的时候稍微注意下就行。
其实鮰鱼因为刺少、肉嫩,特别适合家里日常吃,不管是老人、小孩还是怕挑刺的年轻人,都能吃得开心。你们平时吃鮰鱼最喜欢怎么做?是红烧、清蒸,还是用来做鱼丸?或者在处理鮰鱼的时候遇到过什么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咱们一起交流经验,让更多人知道鮰鱼有多适合家庭吃!